语文考试大纲
168.50 KB
25 页
10 下载
263 浏览
2 评论
0 收藏
语言 | 格式 | 评分 |
---|---|---|
中文(简体) | .doc | 3 |
概览 | ||
学院 2019 年单独招生语文考试模拟题(二)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 A.允诺 懦弱 糯米 搦战 B.嗥叫 蚝油 狼嚎 号哭 C.蠕动 茹素 儒家 孺子 D.艾蒿 缟素 藁城 槁木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B.他以身试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C.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D.老师深情的说:同学们,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秋天的衢州是个收获的季节。 B.4 月 28 日,首届“钱江源文化旅游节”在衢州市开化县拉开帷幕,央视著名 主持人王小丫、李咏联袂主持了当晚的文艺晚会。 C.体育课对大多数同学是有兴趣的。 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丢。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4. 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出奔》、《她是一个弱 女子》等。 D.1922 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 联盟。 5.宝黛初会,这“一惊一笑”表达的含义可以用下面哪一句诗概括(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胜有情。 B.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胜有情。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6. 《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的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 A.鲁四老爷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好和兴趣 B.鲁四老爷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和无能 C.鲁四老爷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迂腐和顽固 D.鲁四老爷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思想和修养 7.《荷塘月色》的结尾,作者突然把笔锋一转,联想梁元帝《采莲赋》和江 南采莲旧俗,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借“惦记江南”抒发“今非昔比”的感慨,暗寓对现实的不满。 B.对江南的惦念,更足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惦记江南,意在摆脱不平静的心境,借以超脱现实生活的重压。 D.丰富月下荷塘画面的意境,进一步反衬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不快。 8.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 蒙故业,因遗策 C.蒙故业,因遗策 D.百有余年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干干净净 抚养 殷勤 好象 候车 B.清清爽爽 敷衍 款待 惦念 嘱咐 C.不辞劳苦 搜索 铜活 高梁 欢渡 D.爱屋及屋 挣扎 筹划 安详 揉合 10.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描写的一句是( ) A.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 B.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C.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 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D.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散 文家,明人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 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 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 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 12. 下列对屈原的诗《国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最后两句,运用浪漫主义笔调,极赞爱国战士战死而英灵不灭,精神 威武,仍是群鬼中的英雄。 B.该诗分两部分,开头至“严杀尽兮弃原野”为第一部分,是写短兵相接的惨烈 战斗场面;第二部分是作 者对阵亡战士的悼念和歌颂。 C.屈原以深厚的感情、崇高的敬意来悼念、歌颂阵亡的战士,从而流露出屈 原对自己祖国诚挚的热爱之 情。因为,只有对祖国 爱得深切,才能对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战士表现出如此热爱、崇敬的思想感 情。 D.《国殇》与课文《离骚(节选)》一样,具有刚健、质朴,意气昂扬的风格。 13. 下面对《诗经》《静女》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 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 D、“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老实、憨厚、痴情。 14. .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 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B.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 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C.《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 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 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15. 为下列语段中空缺处依次填上标点最恰当的一项为( ) 宝玉道①《古今人物通考》上说②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③况这林妹妹 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 字,岂不两妙④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③ 。 ④!” D.①:“ ②:‘ ③。’ ④!”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碾轧 储存 粘亲 娇嗔 B.短暂 粗糙 震颤 推搡 C.惆帐 帮腔 嘟囔 磨蹭 D.慷概 分辩 怜悯 凛冽 17.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 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B. 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 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C.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 D. 它(铁轨)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 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 方奔去。 18. 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 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C.如或知尔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如或知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0.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 下。”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 ) 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 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D.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 21. 下面一段文字的五个空格处缺少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翠翠抱膝坐________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________那个可怜母 亲的故</PGN0185.TXT/PGN>事。间或吁一口气……________吁着这种气, ________却________把那种东西挪开。( ) A.于 关于 将 不过 无从 B.在 关于 才 可是 无从 C.于 至于 才 不过 无以 D.在 至于 将 可是 无以 2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喜爱)之者 生生(不断地派生发展)不息 B.登泰山而小(意动,以为小)天下 融(融会)为一起 C.笃嗜(特别爱好) 玩索(思考探寻) D.绮靡(华丽,浮艳) 不可磨(拖延)灭 2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溃(kuì)烂 冻疮(chāng) 挎(kuà)包 粗糙(zào) B.印戳(chuō) 清冽(liè) 侍弄(lòng) 牛犊(dú) C.打蔫(niān) 嗅(xiù)味 黑黢黢(qū) 拽(zhuài)段 D.踽踽(jǔ)而行 过称(chèn) 点数(shù) 瞥(piě)见 2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抽噎(憋住气) 打蔫(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的水分而萎缩) B.乍(张开)着 几绺(量词,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 一绺) C.黑黢(黑)黢 一沓(量词,用于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 D.不可殚(尽)言 正(使位置正,使不歪斜)襟危(端正)坐 2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26. 下列和《静女》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节选自《诗经﹒邶风》。《诗经》多为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 节拍,如:静女/其姝。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500 篇。 C.《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 是宫廷歌曲,“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其中“风”价值最大的。 D.《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即叙述;比,即比喻, 兴,是由它物引出所咏之物,即起兴。 27.《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因为( ) A.贾府是贵族世家,讲究礼节,且等级制度森严。 B.她自觉出身低微,不如贾家高贵,有自卑心理。 C.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 D.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 28.选出动词使用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他把舵把从舵上 掉,用它去 ,去 ,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 地 下去。 A.扔 打 劈 砍 B. 拽 打 砍 劈 C. 找 劈 砍 打 D.扔 破 打 劈 29. 下面几个句子是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 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②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 ③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 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④ 两弯似蹙非蹙绢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 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A、探春、惜春、李纨、王熙凤 B、迎春、探春、王熙凤、林黛玉 C、迎春、林黛玉、王熙凤、李纨 D、探春、李纨、林黛玉、王熙凤 30.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好(喜爱)之者 生生(不断地派生发展)不息 B. 绮靡(华丽,浮艳) 不可磨(拖延)灭登 C.笃嗜(特别爱好) 玩索(思考探寻) D.登泰山而小(意动,以为小)天下 融(融会)为一起 3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俨然 yǎn 阜盛 bù 伺候 cì 惴惴 zhuì B.谬种 mìu 呜咽 yè 簇拥 cù 宫绦 tāo C.敕造 chì 烟霭 ǎi 嫡亲 dí 驯熟 xún D.杜撰 zhuàn 模样 mó 忖度 cǔn 门槛 kǎn 3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 B.学校准备举行秋季运动会,大家都兴致勃勃,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澜,积极 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C.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功自傲,都是不对的。 D.他的文章题材新颖,内容生动,有不少观点是一孔之见。 3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区总体设计工作,融会了各派的建筑风格,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 B.展览馆里陈列着各色各样的孔繁森同志生前使用过的东西。 C.大批灾区儿童重新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崭新的桌椅,广大家长 对此十分满意。 D.降价促销是一种低层次的竞争手段,通过降价来促销,有如饮鸩止渴。 34. 对《诗经》《无衣》中有关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袍”是战袍,“泽”是内衣,“裳”是下衣。 B. 诗言“无衣”就是没有上战场可穿的衣裳,由此可见当时百姓生活的贫困。 C.“兴师”就是起兵,指国家受到侵扰,要出兵打仗;“我”指即将出征的战士。 D.“仇”是动词,“同仇”即共同的敌人,“偕作”是共同奋起,“偕行”是共赴战场。 3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B.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比喻) C.“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夸张) D.壳如红缯,膜如紫绡。(比喻) 36.下面各句表述简明的一项是( ) A. 校长完全采纳两个同学的合理化建议。 B.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该努力改进落后的工作方法。 C.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几家银行。 D.小王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就把我们拉到他的办公室聊天。 37.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一个诗人 创造作品, 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 味。” A. 只有 才能 B.不仅要 还要 C.如果 就 D.因为 所以 3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感慨 B.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 夫夷以近 夷:平坦 39.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从他的像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 B.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 C.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凝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 投以同情。 D.这套子竞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40.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B.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 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C.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D.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 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 41.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 绿色的山坡,安详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__________但这个平静的原 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A.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平静的原野。 B.这是一个多么平静的原野啊! C.难道这里不是一个平静的原野吗? D.请珍惜这个平静的原野吧! 4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她为人坦诚,贻笑大方,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B.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别出心裁,既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 C.他把相声演员的话转述的历历在目,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 D.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是这种态度了。 43. 对《诗经》《无衣》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 裳”。 B.第一、二节诗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 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节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慷慨从 军一同出发这一中心。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 豪情。 44.下列句中破折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今晚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 B.前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醉翁亭。 C.“哄——”大家都笑了,他难堪地站在那里,满脸通红。 D.看到许多新同学是家长送来的,我感到自豪——我是自己来的。 45. 下列说法中未能准确表达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贾宝玉对女儿的明显偏爱是由于女儿们使他清爽,正如他说“我见了女 儿,我便清爽”。 B.贾府的男人们虽然从整体上看是腐朽的一群,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具有足以相 区别的性格特征。 C.源远流长的封建宗法文明集数千年之力构造了它的典范的产物——以男权为 中心统治秩序的贾府。 D.脱胎于曾经有过骄奢淫逸生活的封建家庭,曹雪芹对不断扩散着死尸般腐臭 的封建社会有着切身感受。 4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嘟哝 爆躁 唾沫 划算 B.核准 清冽 秤杆 忧伤 C.连络 蹒跚 磨难 感概 D.罗嗦 抽噎 粗造 哽咽 47.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手法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拟人) B.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些鲜绿的苗,就嗅出馒头的香味来了。(比喻) C.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建树木, 不做其他事情。(比喻) D. 这位女市长开着“霸道”,因为违规驾驶,轧死了一名学童。市民们非常愤慨。 (借代) 48.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
|
下载文档到本地,方便使用
共 25 页, 还有
23 页可预览,
继续阅读
文档评分